在這個全民Vlog時代,誰都想拍屬於自己的Vlog,包括我自己在內!剛開始學拍Vlog的時候,用的是手機,後面慢慢的購入了運動相機和微單。現在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Vlog水準,打算購入一台手持穩定器,最近看上了智雲新出的雲鶴M2,在ZAKER搞機團的幫助下,有幸體驗到了這款產品,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感受。

首先是包裝,一拿到手,感覺比我想像中的就要小一些,不過份量倒是蠻足的!包裝正面是雲鶴M2的產品圖,側面是產品的功能介紹,後面為產品的一些基本參數。

外包裝下還有一個黑色的收納包,打開后便是雲鶴M2的本體,以及一些相關配件。配件是真的豐富:標配三腳架、快裝板、手機夾、手繩、USB數據線、1/4固定螺絲,想要的,基本上都有。

一上手雲鶴M2,心中立刻呼應出了一個詞:輕巧!拿在手上掂了掂,蠻輕的,主機重量500g,在眾多手持雲台當中,特別是可搭載相機的手持雲台裏面,雲鶴M2真的不算重!要知道,前段時間大疆所推出的靈眸手機雲台3,體積看起來也非常小巧迷你,但重量也有405g(只能搭載手機)!兩者差距不到100g!

除了輕以外,還有它那優秀的收納方式,極具創新!智雲在雲鶴M2的航向軸和橫滾軸上都開了一個凹槽,收納時將橫滾軸往下一推,凹槽會嵌在一起,固定住橫滾軸的同時還會觸發一個小機關,這時候你只需要將俯仰軸對準這個凸起的小機關,就能固定住俯仰軸,最後撥動航向軸上的紅色鎖頭鍵,收納完成。

兩個步驟:一卡一鎖!OK!雲台立刻就能變成一個小巧的"自拍桿",在這段使用時間里,我都直接揣兜里,或者直接塞進書包,比放在收納盒裡面更方便,即拿即用。

在調平方面,智雲M2做了許多人性化的升級,例如:在拆卸部位採用快裝螺絲的設計;三個軸都加入了刻度尺;橫滾軸還加入了固定卡扣。

從實際體驗來看,第一次就想要一蹴,做到一秒調平是不可能的,而是需要你慢慢調平。在第二次的時候就能做到秒裝了!將相機裝在雲台上,拉動橫向軸,搞定!至於為什麼這麼快,我分析了以下幾點:
1.快裝板我一直裝在相機上,第一次調好后,以後都不需要調整;
2.俯仰軸第一次調好后,以後都不需要調整。
3.橫向軸有固定卡扣,第一次固定好后,以後只需要拉到底即可。

適配性
在實測之前,我們還得考慮一個問題,那就是雲台和相機的適配性。要知道,不是每一台相機都能與雲鶴M2美配合(錄像按鍵和拍照鍵),甚至是鏡頭都要要求(變焦適配)!具體的適配性問題,可以參照官網公佈的適配列表。當然你也可以忽略適配性問題,手動操作,雖然體驗差了點,不過我個人還是可以接受。
還有一點就是承重能力,雲鶴M2定位輕巧便攜,所以電機承重能力有限,身邊的手機、運動相機和索尼的黑卡相機都不在話下,市面上大部分的微單雲都能承載的起,但是相對於較重的索尼A7系列,會有些吃力,個人不建議上。

實測
是騾子是馬,總得拿出來溜溜,現在我們就對雲台進行一些列的實測,看看雲鶴M2到底有多穩。由於自己手上沒有運動相機的專業夾具,所以這次主要針對手機和相機做一些測試。

首先是手機,雖然現在市面上的旗艦機都有OIS光學防抖,但是在手持雲台面前,都是小巫見大巫。那現在就來看看,用與不用,效果差多少。

小跑一段距離進行對比,手機為魅族16(擁有四軸OIS光學防抖),在沒有雲台的加持下,即使有光學防抖,畫面也有些許抖動,而在雲台的加持下,畫面觀感更好,更清晰。拍出來之後我才發現,在App裏面錄製出來的畫面觀感會比原相機錄製的好上不少,飽和度會相對高一些,更討好眼睛。

除了單純的防抖,智雲將雲鶴M2、手機和ZY Play App三者聯動起來,開發出了更多的功能,如:全景攝影、延時攝影和移動延時攝影。這三個功能我也體驗了一番,現在來談談我的感受。

全景攝影是手機上的標配功能,這個功能出現在雲鶴M2上一點都不出奇。從實際樣張來看,雲鶴M2拍出的全景照片要比手持拍出來的更好一些,主要體現在畫面的銜接部分和畫面的畸變程度,手持所拍攝出來的全景照在部分區域上會出現上下變形,而且畫面的畸變程度也會更大一些。

個人認為,延時攝影和移動延時攝影這兩個功能最實用,而移動延時攝裏面又細分了五個鏡頭,分別是:航向180°延時拍攝、俯仰移動延時拍攝、航向俯仰移動延時拍攝、POV拍攝、航向反覆移動延時拍攝和POV焦點拍攝。可以事先設置好時間和快門間隔,方便了些許,同時也能為Vlog畫面增添亮點。

緊接著是相機,我手上這台是索尼ILCE-6000,只能適配上拍照鍵和變焦鍵,不能適配錄像鍵。我覺得這點不能怪智雲,畢竟索尼的相機系統傻大粗,而且固件也相對比較老一些,能適配已經不容易,當然這個也不應該是藉口,希望雲鶴M2日後可以適配更多的相機系統。

現在市面上有些相機有防抖,有些沒有,即使有!它們防抖跟雲台比起來也相形見絀,通過下面的實測就能體現出,索尼ILCE-6000+套頭3.5-5.6/16-50,同樣是小跑一段距離,在沒有雲台加持下,畫面抖動厲害,這種素材基本上不能用。

相機也有相應App模式,連接上App,可以遠程控制雲鶴M2,設置各種模式,還有全景拍照(相機需要自己PS合成,手機自動合成),延時攝影和高級的軌跡攝影等功能。

雲鶴M2手持雲台有7模式,可以根據自己拍攝需求和拍攝效果進行切換,常規模式有五個:PF(左右跟隨模式),F(全跟隨模式),L(全鎖定模式),GO(瘋狗模式)和自拍模式,這些模式其他廠商雲台也基本都有。除了基本模式,雲鶴M2還有兩種極具特色的模式,分別是:V(三維夢境模式),POV(全域POV模式)。

V(三維夢境模式)會讓鏡頭保持水平狀態,跟著手柄360°轉動,營造出一種較為玄幻的鏡頭感。

而POV(全域POV模式)三個電機跟著手柄轉動,鏡頭會隨時隨地跟隨你的動作,拍攝一些跑動鏡頭建議用此模式,會更加酷炫。

在續航方面,雲鶴M2內置了1100mAh電池,能實現反向給設備供電,可是1100mAh電池,又能給設備供多少電量呢?偶爾應應急還行!

官方宣稱,理論工作時間為7小時(實驗室數據),而實際使用情況來看,用個5小時不成問題。剛拿到雲鶴M2我就發現,充電口居然是Type-C口,開心的以為適配上了快充,而現實總時殘酷的,身配高貴的Type-C充電口,卻最高只支持5V2A,官方宣稱充滿得2小時!失望!
總結在眾多雲台裏面,雲鶴M2的表現可圈可點,穩定性強,而最大的優點莫過於它那輕巧而便攜的身材,即拿即用,三平台通吃(相機/手機/運動相機),功能多,可玩性高成了它的加分項目!不足的是,為了追求輕便,犧牲了續航,適配也有點不太好,希望日後可以跟上。1499元略貴,但是輕便且三平台通吃的特點還是蠻吸引我的。
本文來自: https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90905/32565080.htmlKOL